走进安徽新华学院图书馆,“厚德、求真、博学、创新”八个烫金大字的校训映射出学校办学高远的使命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十多年来,安徽新华学院以质量为根本,以特色求发展,在大学生创业、就业和社会实践服务等方面进行了艰辛而富有成果的探索。
为学生创业架起一座桥梁
在安徽新华学院,校园创业活动俨然成为学生们的“第二课堂”。为了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创业,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各专业培养方案,从创业意识开始培训,从创业模拟开始实践。
学校于2010年率先成立了安徽省大学生创业中心,为大学生提供创业课程教学、创业政策咨询、创业经验交流、创业项目介绍等服务。
2011年,学校建立占地面积近800平方米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一方面为学生创业团队免费提供场地,免费配备办公桌椅、网络、电话等基本设施,减轻学生创业负担;另一方面对创业学子开展创业意识培训、“创办你的企业”培训和创业模拟实训。至目前为止,已成功孵化的企业就达30家,“飞购校园网络商城”、 “创意礼品花卉店”等创业项目实现了正式运营和创收。2012年11月,孵化基地通过省人社厅和省教育厅评审,确定为“安徽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AA级)”。
2011年学校获批 “安徽省创新创业示范校”、 “安徽省创业培训师资培训基地”和“创业培训定点机构”;2012年获批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创新创业训练计划43项。随着创业工作的深入开展,学校涌现出一大批创业典型。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开网店一天营业额达8000元;毕业生徐军回到家乡种植荸荠,2011年利润额突破100万;在校期间就怀揣创业梦想的宋伟一毕业就成立了合肥鹅业科技有限公司,现养殖白鹅4000只,年销售额达110万元。
为学生就业拓宽多条通道
就业,关系着学生的前途与未来。早在创业风潮掀起之前,安徽新华学院已把就业工作摆在关系学校办学方向和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上。
学校本着“需求导向、错位争先、特色发展”的办学思路,科学合理地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积极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中文、药学等专业实行2+X、3+X的培养模式;英语专业开办“英语+商务”的英语特色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办“IT服务外包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班;动画专业探索学院、研究所、公司三方共同培育人才。
学校与中国农行、南京雨润、安徽移动、安徽建工集团等企业合作办班,通过“培训—实习—就业”的合作班模式促进就业;利用新华集团设在全国各地的40多个就业工作中心,建立就业信息服务网点,每年由各就业办事处和省外就业中心联系企业来校举办特色招聘会已成为学校一道靓丽风景。
为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学校还开设专升本和考研辅导班;引导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岗位就业;针对“双困”生开展“一对一”帮扶。2010届毕业生程望和李多旺分别考取黄山市歙县富堨镇选调生和阜阳市阜南县方集镇特岗教师。获得2011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的双困生陆一南以优异的成绩被马来西亚林国荣创意科技大学录取,并获得该校在读本科荣誉学士全额奖学金。
天道酬勤,辛勤的付出终于换来丰硕的成果。学校先后6次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1、2012年连续两年获评“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2010年4月,学校被教育部授予“2009年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荣誉称号,是安徽省唯一入选高校和全国民办高校唯一入选单位。
为学生成人点燃数盏明灯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安徽新华学院把学生的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整体人才培养工作中,要求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磨砺。从“家电下乡”到“限塑令”,从“长丰草莓”至“高校后勤”,从“孤寡老人”至“留守儿童”,从“小学教育”至“新农村建设”,大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观察、感悟,形成了一篇篇反映真实、内容丰富的调查报告。在实践活动中,他们融“受教育、学知识、长才干、作贡献”于一体,又快又好地实现了从“知”到“行”的转化。
自2009年格桑花安徽首家高校工作站在安徽新华学院正式揭牌伊始,安徽新华学院组织开展了多场志愿服务。“牵手格桑花,一起去上学”大型图片展真实展现了西部孩子们的生活情景;“牵手格桑花,情暖玉树州”赈灾募捐活动筹集到的13860元现金全部投入灾后重建,“文明公交”、“环保登山”、“下乡支教”、“无偿献血”等活动也频频开展。新华学子以清新的道德新风与良好的社会形象赢得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学校先后荣获“第六届安徽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服务集体”全国环保协会联校2008杰出成果奖、2009年度合肥市志愿服务先进集体、2009年度合肥市高校文明交通劝导活动优秀组织奖、2011年度合肥市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用“软服务”完成 “硬任务”,以爱与责任成就 “大学之大”,这就是安徽新华学院让“立德、立业、立人”这一崇高教育理想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