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青春新起点,护航成长启新程——我校开展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

发布日期:2025-09-29
分享:

       本网讯(通讯员:牛云、张婷婷为助力2025级新生顺利融入大学生活,以蓬勃奋发、昂扬向上之态开启大学崭新征程,我校于9月16日至28日精心组织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活动围绕“心理护航、劳动实践、思想引领、法纪反诈、校友引路、法治教育”六大核心板块,特别邀请国家反诈中心安全学院防骗讲师团成员、合肥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五大队副大队长杨础,合肥市总工会法律宣讲团成员陈锋,安徽新华学院国学研究院院长叶观澜,14届英语专业校友、淮南师范学院教师金城,以及校学生处处长助理凌晨、何倍等担任主讲,通过专题讲座、实践操作、互动交流等多样化形式,为新生筑牢成长根基,助力其快速适应大学环境、明确成长方向。

心理大课:精准疏导解困惑,护航新生心成长

       9月16日至19日,校大礼堂分9场次开展新生心理大课系列活动,凌晨、何倍、董超等老师结合自身教学与辅导经验,分批为2025级新生进行授课。

老师们紧扣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以“适应与成长”为核心主题,针对新生入学后易出现的“学业目标模糊”“宿舍关系紧张”“思乡焦虑”等实际问题展开深入讲解。通过剖析“新生因不适应集体生活产生失眠情绪”等典型案例呈现心理困境,再结合专业方法提供“情绪日记记录法”等可操作解决方案;同时设计“心理小测试”等互动环节,让新生在交流中发现“自身困惑并非个例”,有效缓解心理压力。财金学院新生小王课后说道:“老师讲的‘情绪日记法’特别实用,帮我梳理了入学后的焦虑点,也让我更有信心面对接下来的大学生活。”

 

       此次系列心理大课累计覆盖新生数千人,通过精准化、个性化的心理引导,为新生心理健康筑起坚实“防护墙”,助力其以积极饱满的心态适应大学新生活。

 

劳动教育实践课:躬身劳作悟价值,实践育人助成长

       9月17日,安徽新华学院劳动教育基地内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我校精心组织了2025级全体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之劳动教育实践课。数千名新生走出“第一课堂”,投身广阔天地,以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实践开启了他们的大学生活新篇章。

 

       翻土整地、除草育苗、清理环境、维护设施……昔日安静的基地瞬间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与劳动的欢声笑语。同学们手持农具,虽动作稍显生疏,但态度认真专注,一丝不苟。汗水浸湿了衣襟,泥土沾满了双手,但笑容始终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他们在亲身实践中体会“锄禾日当午”的艰辛,感悟“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更在协作互助中快速拉近彼此的距离,增强了集体凝聚力。

 

       本次劳动教育实践课绝非简单的体力劳动,而是一堂融入了实践性、教育性和探索性的综合育人课程。学校旨在通过“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方式,让新生们在动手实践、出力流汗中接受锻炼、磨砺意志,培养他们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成长成才成功”讲座:思想引领明方向,筑牢青春精神魂

       9月19日上午,科研办公楼二楼多功能厅内座无虚席,我校举办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之“成长成才成功”专题讲座,特邀学院国学研究院院长叶观澜老师担任讲师,为新生解读大学价值、指引成长路径。

 

       讲座伊始,叶观澜老师以经典教育论著《大学》、原创诗歌《大学之光》及毕业曲《送别》为切入点,围绕“如何度过有意义的大学四年”这一核心问题,点明“大学贵在化人、学以变化气质”的本质,强调现代大学“造就人才、造化人生、造福社会”的终极目标。随后,他结合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现状,以幽默生动的语言、贴近校园的真实案例,深入剖析“习惯养成与个人发展”的内在联系,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号召大家以“热情的态度、冷静的心理、知性的表达、优雅的气质”构建丰富充盈的精神世界。

       在讲座最后,叶观澜老师以《新华赋》深情寄语新生,用饱含温度的文字让同学们深刻感受校园的文化底蕴与家的温暖。整场讲座内容充实、氛围热烈,在阵阵雷鸣般的掌声中圆满落幕,为新生明确成长方向、坚定奋斗信念注入了强大动力。

法纪教育暨防电诈宣传活动:双维宣讲筑防线,守护新生平安路

       9月19日下午,校大礼堂举办“安徽新华学院2025级新生法纪教育暨防电诈宣传活动”,特邀杨础警官担任主讲,600名新生代表现场参与学习,在沉浸式宣讲中提升法纪意识与反诈能力。

 

       活动中,杨础警官以“法纪为基、反诈护航”为核心,将法纪教育与防电诈宣传深度融合。一方面,他清晰界定电信网络诈骗“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手机、互联网等远程非接触式诱骗转账”的法律定义,通过展示2022至2024年电诈警情逐年上升的数据图表、“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冒充电商客服”三类案件占比近80%的统计结果,直观呈现诈骗犯罪的严峻形势;同时拆解大学生高发诈骗场景,结合真实聊天记录截图、案例还原视频,详细讲解“网购客服退款”“游戏账号交易索费”“网络追星虚假调查”等诈骗流程,帮助新生精准识别诈骗陷阱。

“校友来啦”专场活动:校友引路传经验,导师护航助远

       9月20日上午,我校在学术报告厅举办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之“校友来啦”专场活动,特邀淮南师范学院老师、我校外国语学院博士校友金城担任讲师,在温馨交流中为新生搭建成长桥梁。

      金城老师以自身成长为主线分享宝贵经验。他深情回顾从我校本科到博士后的求学历程:本科阶段克服专业适应难题、英语考级波折,硕士阶段结合自身实践经历选定研究课题,考博及博士后阶段深耕农业史领域并产出多篇高水平学术成果。针对新生关心的大学规划、考研选校问题,他给出切实建议:“既要‘仰望星空’树立长远目标,也要‘脚踏实地’做好日常积累,考研选校时需结合自身学习基础与能力,挑选‘踮脚可及’的目标,避免好高骛远。”真诚的分享为新生提供了清晰的成长指引,也让现场氛围愈发热烈。

 

法制教育第一课:法治宣讲守底线,培育新华守法

       9月28日下午,我校在科研楼二楼多功能厅举办2025级新生“法制教育第一课”,特邀陈锋老师授课,200名新生代表现场参与学习,在专业讲解中筑牢法治思想根基。

       陈锋老师以“建设法治中国,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开篇阐释普法教育的内涵与意义,强调其在增强公民法律意识、维护社会稳定、推进依法治国中的核心作用,明确大学普法需实现“树立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增强法治观念”的目标。

       在“法与道德的关系”板块,陈锋老师巧妙引入“六尺巷”这一经典典故,结合生活实例深入剖析二者“外在强制约束与内在良知引导”的本质区别,让新生们深刻理解“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这一核心观点。讲解“国法”相关内容时,他系统梳理我国法律体系的框架,详细阐释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不同层级规范的效力与适用范围,帮助新生建立完整的法律知识认知体系。解读“法的作用”时,他以“酒驾规避”“合同履行”等贴近生活的场景为例,生动阐释法的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强制五种规范作用,让抽象的法律知识变得鲜活易懂。

       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此次法制教育课有效帮助新生树立“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意识,引导大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敬畏法律、坚守底线。

 

       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不仅是新生开启大学生活的“第一课”,更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五育并举”的生动实践。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与丰富的内容设计,新生们不仅快速适应了大学环境、明确了成长方向,更在思想淬炼、实践锻炼中涵养优良品格、提升综合素养。相信全体2025级新生将以此次入学教育为崭新起点,在未来的大学时光中,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在安徽新华学院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用青春与汗水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篇章,为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贡献青春力量。

 

(审核:芮萍  编辑:牛云)